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白衣天使杨成艳敬业奉献22年嬴得百姓“点赞”
发布时间:2017-03-07 21:33:17   来源:中国视点网   评论

\

今年2月份,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二科主任杨成艳荣登内蒙古“敬业奉献”好人榜,嬴得百姓“点赞”。

在扎兰屯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医生,被病人亲切的称为守护神。她,就是杨成艳。22年始终工作于临床一线,不辞劳苦,保卫着患者健康。

杨成艳,副主任医师,硕士,呼伦贝尔劳动模范、扎兰屯市政协委员。呼伦贝尔神经学会、老年病学会、精神学会委员。

1994年带着医学的梦想走出象牙塔,初到医院,她被分到急诊科,那时的急诊内外妇儿不分科,急诊医生需要具备全科知识以应付各种病症。为了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她一面向科内同志请教,一面买来急诊急救书籍没日没夜的学习。那时服毒的患者特别多,有机磷中毒判断、迅速达到阿托品化和足量全程治疗以及预防反跳复发是治疗的关键。工作以外的很多时间和节假日她就在科里到病床边观察患者,向医生和护士姐妹学习诊断、治疗、洗胃、扎针,有时看护重患者在病房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过了不久她就熟练掌握了有机磷中毒的救治。诊治技术也日益成熟。工作半年后的一天,科里一位老医生找她看心电图,凭借自己实习时打下的牢固心电知识基础,她果断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那时人们对心梗的认识还很少,她成为急诊科第一个诊断心梗的最年青的医生。

\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急诊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和火药味十足的环境中,工作两年后的她已经能凭借一双手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胃穿孔、宫外孕。曾经她触诊后诊断一名大龄患者宫外孕,患者当时嘲笑的说:我患不孕症十多年了,怎么可能?三天后家属来到科里激动的告诉她,患者入院后剖腹探查果然是宫外孕当时已经满腹是血,如果不是第一时间确诊后果不堪设想。2005年深秋的一个夜班,科内来了一个脑梗死患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不会说话两个小时。时间就是大脑,为了争分夺秒挽救患者濒死脑组织,她建议患者家属立即溶栓治疗,患者虽不能说话,但他用左手在纸上写下“我不是脑血栓,我是高血压,不溶栓!”情况危急,她把家属叫到走廊告诉如果不溶患者将要面临瘫痪的危险,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溶栓。两小时后,患者奇迹般说出话来,瘫痪的肢体恢复了活动。两个月后,患者来到办公室对她说”我出院后去了北京大医院,那里的专家和您说的一样,让我吃的药也和您开的一样,作为一个老医生我向您致歉并致谢 ”。 2012年她创立‘卒中单元’成为本地区第一个脑梗死专业治疗团队,2015年取得国家认证资质。2016年夏,成功完成本地区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120”转运途中溶栓治疗。

22年弹指一挥间。她救活过的患者有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三天的林业工人、被外地医院认为没有希望的重症脑梗患者、导诊台前猝死的患者、麻醉意外深度昏迷的病人……。她诊治的患者由一个人变成一个家族,从祖辈到父辈子辈,有很多人因她多次得以从病魔手中解救。她在医学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知识,为百姓造福。她积极培养带动年轻人成长进步,培养的人才遍布医院重要科室。日常工作的日复一日铸就了岁月, 平凡的点点滴滴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 。如果你在医院看到那个步履匆匆、 坚定而执着的娇小身影,那一定是忙绿的她。

图为杨成艳工作现场。

内蒙扎兰屯市资讯新闻中心记者纪明国

责任编辑:关涛

相关热词搜索:百姓 杨成艳

上一篇:李大有:勤思笃行探甲骨
下一篇:不忘初心再出征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