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抗战女兵的最后心愿:儿啊,还能听到你的消息吗
发布时间:2016-07-07 09:30:36   来源:中国视点网   评论

 最近这段时间,99岁的林希韫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念到伤心处还会默默垂下泪来。她的儿子陈仲濂考虑再三,决定找到钱江晚报记者,希望可以再帮一帮满心遗憾的老母亲。

  林希韫家住金华市区旌孝街道,早年和丈夫一起当过军医,随军奋战在抗日战争前线。

  陈仲濂告诉记者,当年抗战越来越激烈,父母只能把未满周岁的儿子寄养给丽水当地的一户农家。谁知道,等战火平息已是八年之后了,尽管父母多次回丽水寻子,但始终没有收获半点音信,哪怕一点线索都没有。

  遗失长子,成了这对军医伉俪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高龄的母亲也已经无法完整述说当年的故事。好在,71岁的陈仲濂多年来坚持为母亲拍摄口述影像,通过他的记录,我们才拼凑出当年的故事。

  战场上生下的儿子,为他取名陈福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连绵,前线伤兵无数,军医资源严重不足。19岁的林希韫从父亲那里得知全省招募抗战军医的消息,便毅然报名参加了浙江省抗战自卫总司令部军医训练班。

  在班上,她认识了来自杭州的学生陈士傑,这个人后来成了她的战友和丈夫。

  学习救护知识一年多后,林希韫和陈士傑毕业了。之后,两人一同被编入抗战医疗队,全身心投入到抗战救亡工作中去。哪里伤员最多,哪里战事最激烈,他们就往哪里赶。

  那时候,林希韫不过是个二十岁的姑娘。刚上前线救援时,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员,她怕得要死,体温计都抖碎过。

  她的丈夫陈士傑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陈勤黎是杭州笕桥一带颇有名气的医师,母亲亦从医。在前线,他主要负责开刀取子弹和弹片。有时药品供应不上,他就用父亲常用的中医土方消毒伤口,用针灸麻醉穴位替代麻醉药。

  枪林弹雨中,两人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取名陈福星。

  战火中寄养的儿子,多年后再也找不回来了

  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战事就打得越来越激烈。

  作为军医,林希韫和陈士傑必须跟着部队四处奔波。每年都有受伤的战友送过来,再加上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他们知道,自己下不了火线,没有时间和条件照顾一个襁褓里的孩子。

  夫妻俩含着眼泪商量,把孩子先寄养到当地人的家里,等战事缓和一点了再回来接。

  当时部队里有一个叫吴述民的后勤兵,是个热心肠,也是丽水当地人,就张罗着打听谁家有奶妈。没过多久,吴述民就抱走了孩子,说是送到了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一户农家里。

  当时战况紧张,孩子被抱走得非常仓促,都没来及得问清楚收养人的信息。林希韫后来回忆起来,非常懊悔。

  夫妻俩谁都没想到,这场仗,一打就打了八年。他们跟着部队,辗转省内多个地方。

  抗战胜利后,林希韫和丈夫放弃晋升的机会,选择离开部队。退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到丽水碧湖镇找儿子。

  可是,战火使得镇上早已大变样。他们四处打听,既没问到当年收养过孩子的农户,也没找到那个叫吴述民的后勤兵。

  寻子之路一下变得渺茫。

  之后的很多年,林希韫和丈夫曾无数次去寻找过亲骨肉,还去当地政府和派出所问过,都没得到什么线索。满城张贴的寻人启事,也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十几年前,丈夫陈士傑遗恨去世。

  帮帮老兵

  陈仲濂说,无论希望多么渺茫,他都想再试一试,帮老母亲实现最后的心愿,也算是尽了做儿子的一点孝心。前几年,他四处托人打听过,自己也去碧湖镇找过这个素未谋面的大哥,但和父母当年寻子一样,一切努力都没有回报。

  目前掌握的线索只有如下几条:

  一、时间:林希韫记得是1938年将陈福星送到农户家去的,那时候天气已经蛮冷了。算一算,大儿子如果还在世,都快80岁了。

  二、特征:陈福星有比较明显的兔唇。

  三、地点:丽水市莲湖区碧湖镇。

  如果你有相关线索,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068

    (钱江晚报记者 朱浙萍 实习生 朱晨欢)

 

 

责任编辑:大鹏

相关热词搜索:女兵 心愿 消息

上一篇:为了孙子医药费 成都六旬环卫工带病每天工作12小时
下一篇:北京五年内落实延迟退休政策 京津冀医保定点有望互认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