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出来的。”问:“晦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
——《盗牛》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乐羊子妻》
以古鉴今,当能明志。
本周发生的一系列事儿,让我想起以上的两篇古文。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于创新,对于专利,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操行,而不能像盗牛者那样,骄横无礼,假做无辜。
怪哉!为什么正当维权反被各种无理质疑
说下这两天朋友圈里吵得火热的“高通状告魅族侵犯3G/4G专利”事件。
上周五,高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对魅族的起诉状,请求法院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和高通所承担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许可义务,并索赔5.2亿元人民币。
昨天下午,魅族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就此事进行了回应。魅族方面表示将积极应诉,同时称高通专利谈判像是“黑盒子”,不公开,不透明。
对于高通和魅族的行为及表现,我的观点是:产业规则必须遵守,无视专利,就是无视自己。
有意思的是,在短短几分钟的媒体沟通会上,魅族把焦点锁定在“公平”、“合理”、“非歧视”这三个词语上。
从这次媒体发布会传递出的信息来看,魅族方面对此事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一个强有力举措来化解这个危机。
我认为,魅族谈到的这三个热词,过于本位主义,并没有从手机、移动产业的角度来通盘考量。
对于公平,这一点实在是牵强。为何?
有关信息显示,截至今年4月18日,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已经重新与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酷派等在内的共计一百家国内手机厂商、零部件厂商、模块厂商达成新的专利许可协议。
为何偏偏魅族没有位列其中?自己并未像其他同行那样与高通达成授权,却认为不公平,这对于其他同行公平吗?
再说,“合理”。昨天魅族还指责高通的专利收费太不合理,比如包括手机存储容量增加,也要收取专利费。
这一点,其实身处IT、移动、通信行业的人或者颇有些行业背景知识的人,会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为什么?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高通是一家移动芯片公司,但殊不知,高通的专利远远超出了芯片本身,涵盖了整个移动终端(手机)相关领域。华为、三星还用自己家的芯片呢,人家不也是照常尊重知识产权、取得高通的专利许可、交专利费吗?
另外,对于“非歧视”,以及魅族提到的“黑盒子”,这些难免也落入牵强。
高通的专利是其在这个行业中的创新展现,其专利许可条款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认可并在其网站向社会公布,人家的所作所为通过了相关机构认可并公示,所谓“黑盒子“的说法站不住脚。
耐人寻味的是,魅族在发布会上称,如果给高通交了专利费,就会抬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这种说法显示出其在专利布局上的缺失,难道魅族内部就没有一个成熟的从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整套体系吗?
魅族声称,如果要交专利费,就抬高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那么这种定价策略也太脆弱了。殊不知这暴露了魅族没有取得专利许可、支付使用别人专利对价的打算,跟跟就没有专利使用成本的安排,谈何“尊重知识产权”?别人支付专利成本能生存、发展,轮到魅族就不行了?怪哉!
魅族也表示,其在外观设计方面拥有一定专利。没错!这是很好的布局,专利可以让你壮大起来。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厂商举起专利牌,苹果、三星、华为等,包括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一定意义上也是布局专利,魅族很少采用 高通芯片,但是不要忽视一点,高通的专利涉及移动产业的诸多方面。魅族可以不用高通的芯片,但是无时无刻不在其手机产品中在实施和用到高通的专利。魅族是 躲不过去的。
另外,更让人费解和惊讶地是,魅族至今从来没有与任何3G、4G的专利持有者,比如中国的华为、中兴、国外爱立信、诺基亚等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公司签订任何专利许可协议-----就这,还敢声称自己“一直尊重知识产权”?
中国专利环境趋于成熟 必须拿出专利保护的行动
专利之战,历来从未停息,而这次的主战场是在中国。
当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厂商诉讼苹果iPhone 6手机外观侵犯专利,当华为挺直腰杆与苹果、三星交火,或许人们已经开始感叹,中国大企业的专利能力大为改观。
而高通宣布起诉魅族,事件本身的意义已经更有超越,它不仅可能让尊重专利和保护专利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也将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专利保护和专利维权的整个实际过程,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理性观念。
在科技领域,专利的积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创新能力,专利也是对企业研发成果的很好的保护,专利已经成为业界最高境界的竞争。
当然了,专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诉讼,而是为了认可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这已经成为一种业界、国际上的共识。
智能手机是一个急速发展的市场,通过产业链的联手,快速迭代,形成单品爆款,一款手机达到百万台甚至更多的销量都是有可能。
但是,不管你的产品销量有多大或者多小,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专利授权协议。
如今,中国手机厂商正在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主角,但是大部分厂商在海外市场谨小慎微,投石忌器。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利修为不够。小米曾经在印度市场马失前蹄,不过随后用“支票”解决了问题。
中国专利环境,以及中国厂商对专利的注重程度,正在走向成熟,但是整体来看任重道远。
市场需要更公平的环境 持续创新也有命门
几天来,高通与魅族之争一直发酵,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议论,有人认为高通此举捍卫自我尊严,是好事;同时也有人为魅族抱屈;还有人认为,高通大可不必。
我对这件事十分关注,也持有自己的观点:这件事将是中国手机乃至中国科技产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高通而言,通过此举以推动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对于魅族而言,此乃其成长中的命门,应反思自己的不当侵权行为,积极谋求处理解 决。
责任编辑: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