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传承传统“根”文化
发布时间:2016-05-10 19:44:57   来源:中国视点网   评论

记者 赵赫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精神的“根”。复兴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智慧,不仅可以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还可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而且对当前世界的问题也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当今处在信仰和价值观空巢期的国人,亟需找到精神和信仰上的寄托,去弥补传统文化素养的断层。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传统“根”文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016年5月7日,在北京天通苑一隅,被业界称为中华传统文化使者、现任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培训基地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

高燕先生认为:《辞海》中“国学”的释义是:“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由此可见,国学就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应该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我们常说的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学仅指经、史、子、集等学问,而广义的国学则可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现在我们提到国学,则主要是指广义的国学。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中,其解决道德悖论的一个重要资源和优势,就在于其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基因,是血液,是根脉,是抗体。把民族之魂和文化之根留住的才是大事。

伴随社会转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甚至出现一种精神上的病态。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物化、被抛弃。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上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无一不在提醒着传统人伦瓦解,忠孝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已经变得岌岌可危。这时候,提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中华礼仪,显得尤其必要。

高燕认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化育必当先行。化人立人,无论是国学还是总书记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德,同时也是社会大德,是对华夏文明的追溯和传承。

责任编辑:大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塘厦银龙岛康宁宫沐足变相卖淫
下一篇:四川阆中 水库招标乱象丛生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