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将成深化金融改革的“催化剂”
发布时间:2014-09-25 06:34:44   来源: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   评论

  言 志

  自贸区最近利好不断。9月18日,上海自贸区首个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国际板”——上海黄金国际板正式上线交易。依托自贸区账户体系,黄金国际板实行人民币计价,这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上海金”开始走向全球。加上此前“上海33条”战略性地对上海自贸区发展做出了四点明确部署,上海自贸区正在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佳试验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资本市场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通观全国,上海作为未来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方面的最好载体,而自贸区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则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基点。

  来自上海证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上海共有证券、基金、期货等各类法人机构133家,约占全国的25%,绝大多数种类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新型机构也正不断涌现。对此,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指出,如此多的市场要素在上海集聚,通过上海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必然能提升整个上海服务全国的功能。

  据媒体报道,目前上海自贸区的部分成功经验已经惠及安徽、广东、天津、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城市,全国多个城市都希望复制自贸区模式,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

  在去年8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上海自贸区后,犹如金融改革中的一颗明珠,自贸区吸引了无数的关注,也被业内寄予厚望。自负面清单管理创造性地出台后,自贸区散发的“正能量”已经辐射至改革的诸多领域,如证监会对证券化酝酿采用负面清单管理等。预计自贸区内的跨境人民币债券市场、综合化的人民币金融期货平台、国际化的人民币股票交易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放格局也将逐渐形成。金融领域改革放开吸引的跨境资本有序回流,不仅能切实缓解国内“融资难、融资贵”,更能有效助推人民币实现“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的跨越,从而有望战略开启中国经济的新繁荣。

责任编辑:资深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期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3个品种封死跌停
下一篇:11家直销银行上演卡位战:5亿户潜在用户 谁能赢者通吃?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