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自行车江边漫步,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绿色心情,已经与现代忙碌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早晚上下班高峰中,拥堵的交通已经将人们生活的情趣消磨掉。现在,随着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逐步铺开,骑上公共自行车享受绿色出行成为都市里时尚又便捷的新鲜举动。一大早,西安市不少市民轻刷长安通卡,骑上了颜色鲜亮的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出行风景线。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名单,确定了全国94个示范项目,其中陕西省有6个项目成功入选。
安康市:城水相连、水陆承接、绿道串联、慢道成环
安康市中心城市现存的人行步道功能不明确,部分步行通道人车混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影响市容市貌。机非混行,交通混乱且存在安全隐患。
安康市于2012年编制了《安康中心城市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专项规划》,2013年组织编制了《安康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按照城水相连、水陆承接、绿道串联、慢道成环的总体思路,以优化区域城市交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为目标,以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为重点,建设系统完善、环境友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力争使安康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24.12%和17.56%。目前已建成了通往香溪洞风景区的慢行系统,一江两岸环江区域的慢行系统正在逐步建设完善中。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汉新城打造低碳绿色出行方式
作为全新规划打造的现代田园城市,西咸新区首先在沣西新城和秦汉新城开展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工作。秦汉新城规划主干道路约222.76公里,将打造渭河生态景观带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即在沿渭河生态景观带内贯穿一条20米宽的步行、自行车道路,并有10米支路在两侧分布。通过渭河生态景观带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使景观带成为一个适合低碳出行、健康环保的生态绿地。
沣西新城规划区范围内南北向主干路未来将建设秦皇大道绿廊慢行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开展项目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韩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步行与自行车道
目前韩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有独立的自行车道、人行道及车行道。
目前韩城市已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其中包括韩城市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预计2014年底编制完成。韩城市二环东路人行道、自行车道建设工程也开始筹备,计划2014年5月实施。
杨凌示范区:着重解决群众短距离出行问题
杨凌示范区道路基础设施良好,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并不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日趋拥堵。杨凌示范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分为两期工程,一期在新老城区3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拟建40个自行车停放站及亭棚(含系统建设),投放自行车约1000辆,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二期建设范围涵盖各镇(办)所在地及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约45平方公里。拟在城乡接合部建设50个自行车服务站点,投放自行车1000辆,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
汉中市:江边骑行漫步,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宜居城市”的目标,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方式”,目前汉中的步行、自行车交通占总数的50%以上,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2012年汉中市编制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其中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提出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专篇”,2013年又启动了“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专项研究课题,针对汉中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现状提出了规划策略:构建合理的慢行交通网络;加强与交通枢纽、大型公建设施、公园绿地等衔接,提出“公交+慢行”的换乘模式;与汉中绿道建设相结合,提升慢行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减少中心城市雾霾与空气污染、方便群众出行、缓解上下班高峰拥堵现象具有积极意义。为加快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陕西省出台了一些积极的扶持政策。结合示范项目研究制定促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示范项目多种形式的支持。
赵芳
责任编辑:资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