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银行受困于“母体基因相似”发展路径不同
发布时间:2014-09-25 06:34:40   来源: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   评论

  北京银行日前宣布董事会同意设立法人直销银行,这是迄今为止首个宣布按照独立法人机构设立的直销银行

  记者 曹 蓓

  “国内银行基本上就是三种模式,一种是以民生、兴业为主的线上模式,一种是以北京银行直销银行线下为主的模式,另一种就是平安银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华泰证券分析师林博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年时间以来,多家直销银行相继推出或准备推出,虽然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目前国内直销银行的未来仍未能清晰呈现。

  “国内的直销银行有特殊性,尽管模式不同,但是从各家银行产品和客户维度来看,却有很多的相似性”,波士顿咨询(BCG)董事经理张越告诉记者,“直销银行面对的竞争会来自于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新创业态,其目标客群、产品特征与其直销银行在实践中会有重合。”

  直销银行模式各异

  就直销银行业务而言,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比较相似,他们基本上都是线上为主的模式,业务也基本涵盖存款、基金代销和理财。

  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民生银行主要是跟基金公司合作推出货币基金产品,比如如意宝是民生银行与民生加银和汇添富合作,而兴业银行则是代销多家基金公司产品。

  “其实北京银行做直销银行很早,应该是最早开始做的,只不过现在主要是在线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2013年9月18日,北京银行宣布正式开通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并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建立多家直销门店,拟上线推出简单、便捷、优惠的专属金融产品。但由于远程开户的限制,直销银行一直处于以线下自助金融机具铺设为主的阶段。

  据知情人士透露,更早尝试布局直销银行的是平安银行的“橙子银行”,“只不过后来反复更改,推出的时间就比较晚了。现在推出的橙子银行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其他几家城商行旗下的直销银行中,包商银行主要是理财投资的平台,而重庆银行已经推出了贷款业务。据介绍,该银行的“DIY贷”指利用电脑、手机、微信等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在线提交个人贷款申请并自助定价的创新个人贷款产品。这个系统会根据客户提交的借款用途、金额、担保方式、用款方式、借款期限、还款方式等要素,为客户匹配相应的个人贷款产品,并实现绝大部分产品在线自助定价。

  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行也在着手准备推出贷款业务,暂定为“称心贷”。

  “母体基因”之困

  目前国内的直销银行均由银行一手操办,身上都有母体的烙印。

  “我们是电子银行部的下一级单位,人员也基本都是从电子银行部调动过来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直销银行的相关负责人称。

  据记者了解,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家直销银行。母行的基因,让他们对风险和初始创业有着天然的免疫力,但是也带来了困扰。

  华泰证券林博程指出,国外的直销银行都是类似于“支付宝”的性质,不从属于哪家银行,也不是由银行创建,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与银行相比,更贴近于互联网企业。“而国内的直销银行大多是传统银行的思维,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当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总体来看,平安银行的橙子银行更接近于互联网的风格”,林博程评价说。

  张越表示,由于目前的直销银行都是由传统金融机构创建的,解决内部体制机制问题是关键。直销银行需要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风险控制、运营模式等方面有突破,这必然会挑战银行现有的体制机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予直销银行自由生长的空间和独立性,是一家直销银行能够在现有体系里走多远的关键。

  8月12日,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宣布该行董事会已通过《关于设立法人直销银行的议案》,同意设立法人直销银行,并授权高级管理层办理相关具体手续。据悉,这是迄今为止首个宣布按照独立法人机构设立的直销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同质化”——这种银行间的通病也遗传到了直销银行。

  “在商业模式上,各家直销银行比较相似。从目标客户群维度看,平安将目标客户群表述得非常明确是‘年轻人的银行’,但从直销银行的高度互联网化的模式上看,其实际目标客户群很可能会很类似:对互联网接受程度高,积极理财,敢于尝试的人群”,张越称,“从产品维度看,几家银行特征都很类似:产品简单,高收益的理财或存款产品为主打。当然,部分直销银行已经开始有缴费、消费智能记录等业务,出现一些特色化的和增值的服务。”

责任编辑:资深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娱乐理财产品遭热抢 说明如天书收益不靠谱
下一篇:银行理财或告别野蛮生长 高收益产品扎堆月末难再现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