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看好东盟区域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4-09-25 06:34:24   来源: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   评论

  证券时报记者 蔡恺 仁际宇

  近年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加深,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东盟地区开辟了新战场,国内外银行机构都注意到该趋势带来的商机。在日前举行的第6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大型银行以及国外银行机构的负责人纷纷表示,看好人民币业务前景。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崔瑜介绍,许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推进本币结算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也最早从东盟国家开始,2014年1月~8月,中国与东盟10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占全部结算量的13%,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彤表示,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程度,还有以下两大工作要做:

  一是应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支付清算系统,由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金融业相对发达,银行间电子清算渠道畅通,可通过加强中国与各方协作,搭建安全、高效、便捷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清算网络。

  二是加速构建区域内顺畅的人民币循环通道,其中,一方面是逐步突破双边货币互换合作的技术性障碍,另一方面是要特别重视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例如充分利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政策,充分扩大该政策在东盟的试点范围。

  另据工商银行副行长谷澍介绍,继工行万象分行和金边分行被所在国央行指定为人民币清算行后,工行新加坡分行也被人行授权成当地人民币清算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已经成为工行在东南亚的特色业务之一。

  农行副行长王纬表示,该行已与东盟100多家金融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并在广西、云南等边贸区域积累了一定跨境人民币结算经验。

  同时,王纬表示,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规模接近1亿人次,中国与东盟每年有150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快个人跨境金融产品的开发,满足个人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则表示,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的机遇正在显现,除了结算业务外,“泛亚铁路建设”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中会涉及到大量投融资项目,为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岳毅建议,加强跨境监测机构的配套设施建设,监测人民币跨境使用情况,确保跨境人民币产品切实符合实体经济需求,成为抵御区域性风险的稳定器。

  此外,东盟地区银行机构领导人也看好人民币国际化在东盟的发展。泰国银行执行董事苏卓特-皮阿穆卓提议,希望人民币和泰铢在国家的范围里实现直接兑换,有效提升泰国的贸易量。

  在论坛召开当天,大华银行(中国)宣布,该行将加强跨境融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把握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区域贸易和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资深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圳P2P贷款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
下一篇:资金面宽松债市有望走强 中等评级信用债仍有配置价值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