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每十”美食节 古法的舌尖探险
发布时间:2014-09-25 06:56:48   来源:产业经济信息网山西频道   评论

距北京五小时动车之遥的山西临汾云丘山国家4A级景区,国庆十一期间将推出首届 “每十”美食节,为广大吃货提供一场真正舌尖上的探险。

如果您自觉是个对美食有强烈追求和探索精神的资深吃货,如果您对清代美食家袁枚和他的吃货宝典《随园食单》有所耳闻,甚至心向往之,那么在云丘山“每十”美食节上,您就能美梦得圆。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随园食单》中原汁原味的古法美食。同时,在袁枚那个时代,体型较小,出肉率相对较低,却带着大理石纹路肉质的黑猪,也将作为食材,在云丘山古法美食的盛宴中彰显自己特殊的味道。

\

云丘山有喝山泉、吃野菜、在山地林间悠然长大的山西黑猪,作为非转基因的中华传统优质黑土猪,其生长周期在12个月以上,散养活动量大,性猛善斗,更不喂任何精饲料与激素、添加剂,而以随处可见的中草药等为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味道鲜美有嚼头,自然原香。更让广大吃货们严重期待的是,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云丘山还推出了“每十”美食节,即每年十月为游客奉上秋收的快感和愉悦,让您在饱览大好风光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在这个丰收的节日里,云丘山人严格按照古法,使用原生态的传统食材,复原了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的九道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佳肴食谱,即:猪头法、白煨肉、干锅蒸肉、八宝肉、芙蓉肉、晒干肉、猪里肉、炙排骨、猪蹄法。

\

尤其是猪头法,纯以此处特有的黑猪入锅,用本地私酿的野生柿子酒为汤汁,下立秋后古法酿造,夜露天降至深秋第一抽之上等酱油,即袁枚所谓之“秋油”,中和十七种秘制调料文火煨炖一昼夜,收干肉烂不走油为度,方得色泽红润,酱香独特,肥而不腻,满齿留香的云丘好卤肉。

此外,还有手工制作,传承古法酿造的柿子酒和柿子醋都是健康养生的佳品;而来自民间的云丘山夏茶饭更是此地名物,采用云丘山豆角、红豆、南瓜、玉米、杏仁、小麦、黑豆、山桃核等八种原料精制而成,绿色健康,味道天然。除了新鲜绿色的精致美食,还有野生花花菜、酥香绵软的太太饼、清热解毒的野菜“情哥哥”、药典佳品的长山药……游客们在这里品尝到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新鲜与健康,以及久违了的那种小时候的味道,这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进入九月,喜大普奔的国庆旅游“黄金周”就已经开始倒计时的脚步,毕竟这是春节外最长的假日,如果选择出去透透气,又不想去跟人头攒动较劲,那么云丘山,一定会给您和家人一个更加美好的假日选择。

随着晋西北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曾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云丘山也逐渐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自今年7月份大同至西安的高速铁路通车之后,以北京为例,到云丘山的时间从原来的14个小时缩短到5个小时,无论是选择自驾游,或是选择高铁,均十分方便。

\

国庆旅游“黄金周”的通弊就是到处的人满为患,云丘山显然是隐遁于人们视线以外的好地方。当地的森林植被覆盖率非常高,达到总面积的89%,并且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据相关部门统计,云丘山地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一些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珍稀物种,如与恐龙“同龄”的翅果油树全世界只在云丘山地区有野生生长,而其果实中还包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睡眠,延缓衰老等功效。

云丘山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完善。四星级的窑洞酒店满足了许多游客的猎奇心理,不但保留了千年古村落的古朴自然,还在外观上还原了窑洞的本来面貌。

清风明月之下,支起一桌黑猪宴,记忆深处那种久违了的一家炖肉百家香的感觉,顿时丰满起来,还有各种城里吃不到的原生态绿色植物,都是俯拾可采的新鲜食材:凉拌的蒲公英叶子,清炒的红薯缨儿,花椒芽摊饼子,芝麻叶杂面条。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好味道,总是如此耐人追寻。

\

更加久违了的,还有举头便见的满天星斗,璀璨银河,不时吟唱的秋虫夜鸣,那是我们在阴霾深处大城市生活,迷失在光影车河中的童年记忆。

回不去的童年,已成为久远的记忆,而这却是云丘山“每十”美食节上,要用心传递给每一位游客的特别国庆“黄金周”礼物。

责任编辑:资深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舌尖

上一篇:山西曲沃县晋国博物馆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
下一篇:五台山质监局对景区商户开展计量专项检查

《中国视点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视点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视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视点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视点网(http://www.cnshidiancn.ne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或发送邮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企业许可证号:1657020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